**俗语有云:入伏陈皮汤,出伏银耳羹。**
出伏之际,标志着暑去秋来。虽广州天气仍显闷热,但秋燥已悄然来临。滋阴润肺、防秋燥成为此时饮食养生的重点。提及秋日滋补,一碗银耳糖水无疑是老广心中的首选。
但关于银耳的种种疑问,你是否也曾有过?银耳羹应选鲜品还是干品?身体出现哪些症状时需忌口银耳羹?自己在家煮的银耳羹为何难出胶质?这篇文章将为你解开银耳的知识、食谱及宜忌之谜。
银耳,又称雪耳、白木耳、银耳子等,有“菌中之冠”的美誉。中医认为,银耳味甘性平,入肺、胃、肾经,滋阴润肺、益胃生津。张仁安的《本草诗解性注》中描述其特性:“此物有麦冬之润而无其寒,有玉竹之甘而无其腻。”现代营养学认为,银耳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等功效。
虽然银耳是秋季润燥的极佳食材,但并人皆宜。因其润而腻的特性,风寒咳嗽及湿痰壅盛者需慎食。银耳含有大量多糖、胶质和膳食纤维,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腹泻者也不宜多食。
在烹饪银耳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例如,隔夜的银耳最好不要食用,因其长时间泡发可能滋生细菌,引发食物中毒。鲜银耳则可能含有毒素,需经日光暴晒后方可食用。撕银耳时,要注意保留根部及部分,这是胶质集中的地方。
接下来为大家推荐几款秋季银耳食方:
1. 银耳百合莲子汤:滋阴生津、清心安神,尤其适合旺体质。
2. 银耳芡实参红枣汤:益气养阴,适合气阴两虚体质。
3. 银耳百合南杏仁红枣羹:滋阴清润,改善阴津不足导致的失眠。
4. 小吊梨汤:滋阴降火、润肺生津,适合咽喉干痛、燥热咳嗽的人群。
5. 银耳山粥:滋阴生津、益气养胃、补脑强心。
6. 银耳雪梨糖水:清燥润肺、滋阴清补。
希望你在享受银耳美食的也能了解其背后的知识与文化,让味蕾与文化共同享受这场盛宴。图源视觉。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婉虹与实习生叶宇桃共同整理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