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起源与演变
远古时期,人类并未形成年、月、日的概念。他们依据太阳的起落安排生活,晨昏交替,一昼一夜便被视作一日。随着对自然规律的探索,人们发现月亮的盈亏变化以及气候的寒热温凉变化都呈现出周期性的规律。于是,更长的时间概念“年”和“月”逐渐形成。
那么,哪一天应被定为一年的起始呢?这便需要一种历法来计算时间了。古埃及人便是这样做的。他们从长期的观察中得知,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被他们用来确定一年的开始。这便是“元旦”最早的由来。
元旦在汉语中是由“元”和“旦”两个字组成。“元”意为开始或第一,如纪元的第一年叫“元年”,“一元复始”等;“旦”则是一个形象字,表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在古代的文献中,如《晋书》和《介雅》诗中,已有对元旦的记载。
由于各国历法不同,元旦的确定时间也各不相同。有的地方以河流的涨水日为岁首,有的地方则以雪季的第一天或候鸟第一次飞来的日子为元旦。而在乌干达这样的非洲,因为一季(6个月)作为一年,所以他们有两个元旦。
在的历史长河中,元旦的日期也不尽相同。从夏代的正月初一到汉武帝创造的《太初历》规定正月初一为元旦新年,这一传统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