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径山茶名扬四海,即便在寒冷的深冬,也难以抵挡人们对“径山品茗”的向往。
12月24日的午后,天气晴朗略带寒意,径山镇迎来了众多茶客,其中就包括90后姑娘小薛和她的父母。
“这是什么?”小薛好奇地问道。
“这是我们径山本地的柚子茶,也叫福佑茶。黑色的柚子皮内裹着径山红茶,香醇可口。”说话的是农家乐的老板娘王萍,她不仅是一位制茶人,更是径山茶文化的传承者。
她介绍道:“这看似乌黑滚圆的茶,其实越陈越香。十年的老茶能卖到六千元一斤。”这种特殊的制茶方式背后,是九蒸九晒的复杂工艺。
在王萍的展示下,人们惊讶地发现黄澄澄的柚子如何变成了“黑疙瘩”。王萍已在径山做了近十年的柚子茶。
每年12月底,当本地柚子成熟时,便是制作柚子茶的最佳时机。王萍一边清洗柚子一边介绍:“此时柚子成熟度高,口感酸甜微苦。”
待果皮水分控干后,王萍开始掏出果肉。她用小刀在柚子顶上划一圈,掀开“小盖”,再手伸进去贴着白色的瓤开始一点点的掏,直至果肉和皮分离。
大的柚子重达两斤,掏出来需费不少力气。经过一系列细致的处理后,果肉和径山红茶搅拌在一起,回填到柚子壳中。一个柚子壳能填进三倍体积的茶叶,这样做出的柚子茶果香、茶香四溢。
王萍小心地用绳子捆扎出八条棱线。她解释:“一颗柚子能捆出十多条棱线,这样才不会影响柚子茶的形状和质量。”
接着,王萍将捆好的柚子上锅烘烤。在高温作用下,柚子皮逐渐软化变形。王萍需隔段时间再拿出紧抽绳子,确保茶叶和果肉在柚子壳中充分融合。
这一过程需持续半年甚至一年之久。王萍说:“其实九是个虚数,蒸晒次数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几百年前径山红茶并不流行,如今却因其独特口感而广受欢迎。径山红茶的诞生是偶然也是必然。
多年前王萍辞去城市工作来到径山,成为了一名茶商。2012年一位客人的一句话激发了她的灵感:“如果能有红茶就更好了。” 此后她开始探索径山红茶的更多可能性。
在众多尝试中,她发现将径山红茶与柚子结合最为合适。这种结合不仅使茶叶馥郁的香气与柚子的果香相互交融还使两者口感更加丰富。
福佑茶的诞生不仅为径山茶农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还吸引了更多年轻人来径山品茗。
现在这款产品最高能卖到6000元一斤。“我一年也就只能做300多颗福佑茶但它们基本都被预订一空了。”王萍自豪地说。
近年来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和产业的发展径山红茶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其产值已近一为茶农带来了新的增收路径。
王萍说:“我们做福佑茶的初心就是让农民更富裕让径山茶的市场更加宽广。”
端起一壶刚泡好的福佑茶王萍热情地邀请客人品尝:“这口茶和刚刚那口又不一样了。”
记者 贾凯 摄影 十七岁 视频 顾家铭
更多新闻下载杭州首席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