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涪陵榨菜(股票代码002507,SZ)备受市场关注,成为许多投资者眼中的股票。在3月29日复牌首日,其股价便涨停,收盘价为18.35元/股。此后,股价持续上涨,至8月1日巅峰时达到30.78元,总市值一度飙升至242。
这一波股价上涨的背后,是涪陵榨菜出色的业绩表现。今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增速同比大增47.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80%。而中报数据也延续了此前的强劲势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
最新披露的业绩报告显示,公司近期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根据其最新公布的三季报,今年1月至9月,涪陵榨菜实现了15.45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94%,净利润达到5.23,同比增长72.16%。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季度营收增速为11.01%,相较于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增速有所降低。
在这一背景下,涪陵榨菜于11月1日晚间宣布,对部分产品进行涨价,提价幅度约为10%。公告中解释道,此次提价是为了统一全国流通产品价格体系,防止窜货以保护渠道各成员的利益。此举自10月29日起开始实施,涉及的产品包括多个单品的80克鲜脆菜丝、原味菜片、鲜爽菜芯等。
对于涪陵榨菜的这次提价决策,市场上的投资者观点不一。过去几年中,尽管公司销量增长有限,但其营收和净利润却实现了显著增长。数据显示,自2013年至2017年,尽管销量仅增长了25%,但营收和净利润却几乎翻了一番。这表明,在销售量增长不显著的情况下,公司仍能通过其他方式实现业绩的爆发性增长。
面对未来,涪陵榨菜是否能够继续保持这样的好运尚不得而知。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公司首次采取提价策略。自2016年以来,涪陵榨菜已经四次调整产品价格。其中包括因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而提高的价格、为缓解成本压力而调整的产品到岸价格以及通过变相提价来保持销售价格的稳定等。
尽管有券商在研报中表示消费者对榨菜类产品的价格敏感度不高,为涪陵榨菜提供了提价的空间。但涪陵榨菜的频繁提价仍然引起了市场的关注。该公司的毛利率在快消品行业中属于较高水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其提价提供了支持。
为了更好地管理渠道和统一产品价格体系,涪陵榨菜在强化渠道管理方面也下了大力气。公司通过大水漫灌活动推进招商进度并不断提升市场份额。各大区之间定价不统一等问题仍对公司渠道管理带来挑战。为此,公司本次提价策略特别针对华南以外市场进行重点调整,以期通过调整产品价格理顺渠道问题。一旦渠道问题得到解决后将有望进一步拓展市场、提升市占率。
在扩张战略方面虽然公司在产品方面有所斩获但并购之路却并不平坦。涪陵榨菜曾三次尝试通过并购来扩大业务规模但均以失败告终。这使公司意识到不能仅仅依靠现有的产品来维持营收和净利润的高速增长因此公司目前正致力于调整战略规划进一步拓展酱类业务以期寻找新的增长点。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涪陵榨菜并非每次涨价都能取得“量价齐升”的效果如在2009年至2014年间公司虽然提高了单价但销量却出现了下滑的情况。这也提醒着公司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审慎考虑市场需求与产品策略的匹配性以确保公司持续稳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