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不让烧煤怎么取暖

随着冬日的降临,雪花纷飞,多地迎来了今年的初雪。与此城市中已经启动了集中供暖系统,为居民带来温暖。而在北方的广袤乡村,虽无集中供暖的设施,但人们巧妙地运用着古老的取暖方式来度过严寒的冬季。

在河北省邯郸市的某乡村,摄影师记录下了村民们的过冬智慧。在村民家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独特的煤火炉子(当地人称其为“暖炉”)。这不仅能为家庭提供温暖,还能用于烧水煮饭,实现了取暖与生活的双重需求。

北方的农村,土炕是家家户户的常见设施。在土炕旁,人们会建造一个煤火炉子。随着天气转冷,村民们点燃煤火,温暖的生活就此展开。煤火炉子已成为北方农村最普遍的取暖方式。

图片展示的是北方常见的煤火炉子和土炕的组合。土炕通常由土坯或砖块砌成,形成长方形的平台,其下方设有通风孔道,与烟囱相连。旁边的煤火炉子既可烧火取暖,也可用于烧水煮饭。由于煤火炉子主要依赖煤炭作为燃料,考虑到环保因素,其使用已逐渐减少。

在摄影师的镜头下,崔长有的家中显得格外温暖。即便室外气温下降,结冰现象频发,屋内依然保持着舒适的温度。崔长有介绍说,点燃煤火炉子后,房间很快就暖和起来了。

崔长有分享了如何通过简单的工具——火钳子来控制煤火的燃烧。当需要烧水或做饭时,他会用火钳在未完全燃烧的煤炭上开一个洞口,让火苗得以燃烧。而当不需要烧水时,他会封上煤火炉子,这时房间仍能保持一定的温度。

值得注意的是,村民们并非直接使用纯煤作为燃料。他们通常会将煤与土混合,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成泥状后再使用。这种方法既节省了煤炭资源,又使得炉火更加旺盛。

在崔长有的家中,摄影师还注意到了一个特别的细节——一个和煤池子。这个池子是专门用来和煤的泥土混合物的。通过这个池子,村民们可以方便地准备用于煤火炉子的燃料。

这组照片拍摄于2017年11月,展现了北方农村独特的过冬方式。蒋振东发起的“百村千家万人”拍摄计划仍在继续中,我们诚邀您提供更多拍摄线索,共同记录这些温暖人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