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伏之时,热浪滚滚”,自明日起——至8月14日终,将迎来长达二十日的酷暑。除了要关注暑热,还有另一项重要任务——“防秋燥”。因为立秋就在8月7日,中伏还未过完,秋天便已到来。这一转变,对而言也是一大考验,日常生活饮食皆需格外注意。
中伏将至,饮食需先戒寒
为顺利度过中伏,打好入秋基础,特此建议:常食“三白”、选吃“两菜”,以此防暑降燥。
“三白”推荐
古人言“夏吃苦,胜进补”。百合虽带微苦,却能入心经,为夏日的烦躁带来安宁。
百合炒南瓜
推荐做法:先处理鲜百合与南瓜,慢煮至南瓜微熟,再快速翻炒百合后出锅。
山更是健脾开胃、补中益气的佳品,尤其能缓解夏日带来的虚火旺盛、食欲不振等问题。
山小饼
推荐做法:将山蒸熟压泥后与面粉、酵母等材料混合发酵,再揉面、烙制即可。
莲子虽属寒性食材,但并不伤脾胃,专攻心火,是夏养心的优质选择。
银耳莲子羹
推荐做法:将银耳、红枣、莲子等材料炖煮成羹,加入冰糖调味后即可享用。
“两菜”推荐
茄子作为夏日时令蔬菜,虽不似黄瓜、番茄,但其消暑解热的效果不容小觑。
口水茄子
推荐做法:炸制金黄酥脆的茄子后与特制料汁翻炒而成。
冬瓜被誉为“夏日的营养水库”,常吃可及时补充消耗的营养、维持电解质平衡。
冬瓜肉圆汤
推荐做法:将五花肉馅挤成小丸子与冬瓜同煮成汤品,再加入调料即可。
还需注意寒凉食物的摄入。雪糕、冷饮等明显寒凉之物,固然能带来一时凉爽,但过食则易造成脾胃损伤和体内寒气滞留。此时要留意夏日虽热却不能贪凉贪寒。食物之性,应以清淡温和为主。明日正值中伏初期,愿您遵循饮食之道,安稳度夏。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