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减水剂的主要作用在于优化混凝土的施工性能。混凝土的和易性,即其易于施工操作的特性,涵盖了搅拌、运输、浇注及捣实等工序,并能够达成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成果。这其中包括了流动性、粘聚性以及保水性,也常被称作混凝土的工作性。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性能表现至关重要,包括新拌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塑性工作性,通过塌落度、扩展度来评估)以及硬化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如力学性能(强度)、抗渗性和耐久性等。通常情况下,新拌混凝土中的加水量越大,越容易进行浇捣成型,也就越便于施工。水灰比过高会导致硬化混凝土的强度降低,抗渗性和耐久性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为了平衡这一矛盾,减水剂应运而生。减水剂作为一种表面活性剂,能在减少用水量的情况下,维持混凝土的良好塑性工作性。这样一来,混凝土不仅易于施工,同时还能保持满意的硬化性能。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
混凝土高效减水剂具有以下效果:
在保持其他原材料配比不变的前提下,添加高效减水剂不会改变混凝土的强度。它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流变性和可塑性,使得混凝土能够通过自流、泵送等方式进行施工,无需振动,从而提高了施工速度并降低了施工能耗。
在不改变除水以外的原材料配比及混凝土坍落度的情况下,减少水的使用量可以显著提升混凝土的强度。与未添加减水剂的混凝土相比,其早强和后期强度分别提升60%和20%以上,这为浇筑高标号混凝土如C100提供了可能。
保持其他原材料配比(除水泥)及混凝土强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掺加一定量的减水剂(通常是水泥质量的0.2%~0.5%),可以节省水泥用量15~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