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这样您既可以方便进行讨论与分享,也能获得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回溯到2014年,一颗引人注目的小恒星——“天兔座J0523”跃入科学家视野,它的出现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
尽管在庞大的恒星世界中,它体量微小,但却拥有令人惊叹的寿命,堪称恒星中的“长寿之星”。
让我们深入理解恒星的特质。恒星之所以被称为“恒”,是因为它们在宇宙中的位置相对固定。不同于行星绕着恒星旋转并反射光芒,恒星通过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持续发光。这种聚变产生的大量光子冲出恒星,散播到宇宙,形成我们看到的光和热。
当我们谈论恒星,我们不得不提其颜色和质量分类,如红矮星、黄矮星等。我们的太阳是一颗黄矮星。现在,让我们聚焦于“天兔座J0523”,这颗名字中带有“矮星”的恒星,个头在恒星家族中算是比较小的。
那么为什么许多恒星的颜色偏暖色系,发红呢?这背后与银河系中的尘埃颗粒有关,它们擅长吸收可见光,而光却能穿透尘埃。科学家们利用波寻找隐藏在宇宙中的星系和恒星。天兔座J0523正是在这样的任务中被发现的。
那么宇宙中最小的恒星是谁?它究竟有多小?尽管我们经常听到关于大质量恒星的新闻,但很少关注超小型恒星。这是因为我们的太阳在恒星中并不算是巨大的。“天兔座J0523”,这颗被称为“棕矮星”的恒星,甚至比木星还要小。它的全名是2MASS J0523–1403,位于猎户座以南的天兔座,距离地球约40光年。它的光谱类型属于L2.5,表面温度不到太阳的一半,亮度仅为太阳亮度的十万分之一。
要从恒星的成因和特质来界定其最小质量,我们必须了解恒星的核聚变反应需要极高的温度和压力。而这个条件的根本原因是质量足够大。换句话说,当质量堆积到一定程度时,内部的氢会被压缩到极致,点燃核聚变反应,从而诞生一颗恒星。科学家认为,一个要引发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其质量至少要达到太阳质量的7%,大约是70个木星的质量。因此理论上恒星的质量不能无限小。一旦质量小到一定程度而无法自主发光时,它就不再属于恒星范畴,而是褐矮星了。因此天文学家对可能处在临界质量附近的进行了统计和调查,发现了这个简并态的存在与奇异性质,确定了边界线的存在。而J0523恰好位于这个边界线上。它的质量正好处于临界值附近,是一种特殊的简并态状态。这种状态的奇特之处在于如果增加其质量反而会缩小体积变成沉甸甸的实心球。因此我们可以认为J0523是一颗虽然体积小但核心的核聚变反应正在持续进行的特殊恒星!尽管它个头小但却备受宇宙青睐!这颗直径只有太阳9%的袖珍恒星为何能成为宇宙的宠儿呢?首先它被全球最大的天文观测项目之一——天眼捕捉到异常微弱的光芒得以被世人知晓随后发现其质量刚好处于临界值使得它成为了一颗实实在在的恒星要知道一颗恒星的核心聚变反应的速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质量质量的决定恒星的寿命就像人们熟知的一样大质量的恒星往往寿命短暂而小质量的恒星寿命会更长而我们的主角J0523虽小却以慢而持久的燃烧方式得以拥有超长寿命目前它正处在主序星阶段的红矮星阶段以这种方式燃烧的时间将远超太阳或许它将见证整个宇宙的沧海桑田也不无可能这颗备受瞩目的J0523可能会成为宇宙中最后熄灭的恒星之一届时我们的太阳早已消逝在宇宙深处而它仍旧不紧不慢地散发着红色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