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同步教案
《春夏秋冬》识字课程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霜、吹、落”等8个生字,并熟练书写田字格中的“春、风、冬”等7个生字。
2.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并初步了解四季的相关自然现象。
3.培养学生与伙伴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生字的认读和书写。
教学难点:对四季自然现象的初步理解。
教学课时:本课程内容需1课时。
教学准备:生词卡片、多媒体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主题。
1.师问:同学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分别是什么?
2.生答:有四个季节,分别是春、夏、秋、冬。
3.师引入: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这四个季节以及它们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1.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思考相关问题。
2.学生自读课文,同时标出不懂的生字词。
3.与同桌交流,共同解决生字障碍,再次阅读课文。
三、认读生字,指导书写。
1.生字检测。
(1)出示生字卡片,“霜、吹、落、降、飘、游、池、入”,让学生认读。
(2)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指导。
(1)出示田字格中的7个生字:“春、风、冬、雪、花、飞、入”,指导学生观察字形。
(2)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写字,学生跟随书空。
(3)学生描红后独立书写,师巡视指导。
四、深入理解课文,认识四季特点。
1.认识春、夏、秋、冬四季。
(1)学生根据图片说出对应的季节。
(2)引导学生说出每个季节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现象,如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并用三字短语描述四季特点: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全班齐读并分组读。 深入了解四季景象细节特征:仔细观察草色、花色和游鱼飞鸟的动态变化等具体描述春天的青草碧绿;夏天的红花盛开;秋天的鱼儿游动;冬天的鸟儿入林等景象细节特征并用相应词语形容,如池草青、山花红等并全班齐读记忆。 五、总结回顾与反思 回顾本课学习的知识点和重点内容,了解学生对四季自然现象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 通过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反馈以及学习效果,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和总结 知识点总结 一 会写字及组词 春夏秋冬 春(春风)(春雨)(春日)(春光) 风(春风)(风云)(大风)(东风) 冬(冬天)(立冬)(冬日)(寒冬) 雪(大雪)(风雪)(白雪)(雪花) 花(开花)(花卉)(雪花)(百花齐放) 飞(飞翔)(飞天)(飞机)(飞舞) 入(入学)(进入)(出入)(入门) 二 易写错的字 “春”字的下面是“日”,不要写成“目”;“雪”字的上面是雨字头,不要写成“雨”。 三 好句积累 四季相关诗句描绘 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唐刘禹锡《望洞庭》) 冬: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退之《春雪》)通过课堂学习的方式复习和巩固学习的内容以及所学词汇的运用同步练习 答案 一 填写词语 春天 大风 冬天 开花 飞入 下雪 二 组词大风 平日 下雪 雨季 飞入 高空 人口 春天 阳光日子三 句子练习例句 略(此处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描绘四季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