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送小罐茶

常常听说,茶无高低贵贱之分,适合自己口味的才是最好的。然而实际上,作为一种商品,茶叶的价格确实存在差异,有高有低,这是市场规律的体现。据统计,我国一年的茶叶消费规模达到了3000亿,但平均下来,茶叶的销售价格每斤只有130元。

换句话说,普通老百姓购买的茶叶,大多集中在100到200元的价格区间。对于超过300元的茶叶,很多人会犹豫考虑,长期以高价茶作为日常饮用,对于全国5亿多的茶爱好者来说,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承受。

无论是知名的西湖龙井、铁观音、大红袍,还是小众的岳西翠兰、桐城小花,都存在价格极高的品种。比如正宗核心产地的明前西湖龙井,价格上万是常态。岳西翠兰的高质量品种也要数千元一斤。那么,这些高档茶叶都卖给了哪些人呢?

主要是高端礼品茶市场。那些价格高达上万的高端茶叶,主要走的是高端路线,以品牌礼品茶为主。如竹叶青和小罐茶等,一盒只有二三两,但售价却高达数千甚至上万元。这些茶叶大多被消费者购买作为礼品赠送,如送给领导、上司、客户等,茶叶成为了社交的媒介。

在烟酒茶这三类礼品中,茅台酒和烟的价格较为透明,而茶叶礼品市场则存在定价模糊的情况。因为茶叶大多是自主定价,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一盒茶叶的实际价值可能只有500元,但也可能被当做5000元甚至更高的礼品赠送给别人。这其中存在两种情况:一是茶叶经销商欺骗消费者,高价销售劣质茶;二是购买者购买力有限,却希望通过包装让茶叶显得高端。这时,过度包装就成了让低价茶变高端的手段。

近年来,以小罐茶为代表的高端品牌茶不断崛起,开始为礼品茶市场定价。小罐茶的成功并非因为其茶叶品质有多好,而是通过大量的广告宣传,打造高端品牌形象。这样,送礼者拿得出手,收礼者也觉得有面子,价格透明,避免了过去送礼收礼双方对茶叶价格不清楚的尴尬情况。

那些价格上万的高端茶,大多以礼品茶的形式存在。除了正常的高端礼品市场需求外,天价茶叶还有两个重要的出口:炒作茶和灰色茶。

炒作茶是以茶叶为媒介,通过金融手段最大化其衍生价值,从茶叶的流通储存过程中获取远超茶叶本身的利益。这种炒作主要集中在可长期存储的普洱茶、黑茶、白茶和乌龙茶上。前几年,大量茶商囤积普洱茶,通过资本运作在茶圈和茶商之间进行交易,硬生生将普洱茶的价格炒高。现在的白茶也正走在这条路上,存放多年的老白茶价格可以翻几倍。这种天价炒作使得茶叶不再是饮品,而是金融商品。只要有人接手就能的模式看似美好,但却建立在持续有接盘者的基础上。一旦无人接手可能会面临巨大风险。人们对于这种现象的讨论已经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大家纷纷表示担忧这种金融化现象会扰乱市场秩序影响茶叶品质对消费者的利益造成损害甚至引发金融泡沫和风险等问题同时也有人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于灰色茶则是一种建立在天价基础上的特殊交易方式通过赠送达到某种目的再通过专业回收机构高价变现获得灰色收入这种行为常常涉及不正当交易和违规操作应当引起我们的警惕和思考作为一种饮品我们呼吁回归茶的本身品质和口感回归理性消费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