颀的意思最可能与什么字相关

庄姜

记得当年读温瑞安的《温柔一刀》时,对那位女侠的描述深深吸引了我:“灯下的手,柔若无骨。”那时我正值求学阶段,尚未有深厚的学问与时间去细细考证这些描绘的出处。后来,我在阅读《诗经》时惊讶地发现,这些对女性的绝美描述,竟然可以追溯到27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往往比历史上有名的西施更具细节与实在。以庄姜为例。

提及春秋时代的,西施无疑是知名度最高的。关于她的具体美貌,史料中却未有详尽的描述,尤其是关于她的身材与五官的详细描述几乎无从得知。幸运的是,我们有《诗经》这一宝库,为我们留下了春秋时代关于标准的珍贵资料。

在《诗经卫风》中的《硕人》一诗,专门描绘了庄姜的美。这里的“硕”字,就是大的意思。东周的春秋时代,对于的要求之一就是高大、优雅。庄姜便是这样的,她不仅是齐国的公主,更是卫庄公的妻子。

话说某年庄姜嫁到卫国,卫国人迎接这位来自大国的公主时,立即被她的美丽所吸引。除了身材高挑,她那天的着装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诗中详细描述了她的衣着打扮:穿着绫罗锦缎,外罩麻纱衣。

人们总是关注贵族的婚姻是否门当户对。得知她是齐国国君的女儿、身份尊贵的公主时,人们更是好奇她的容貌如何。于是,《硕人》现了历史上最富有才华的描写:她的手指如同初生的白茅嫩芽般纤细柔软,肌肤如同凝固的油脂般光滑,“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脖子的描述也生动传神,既长又白皙,像天牛的幼虫,“领如蝤蛴”。而她的牙齿更是整齐洁白,像瓠瓜的籽,“齿如瓠犀”。

接下来是脸部的描绘,诗中说她的额头方正宽广,眉毛如蚕蛾般细长。虽然没有详细描述她的脸型是否流行当时的锥子脸,也没有提及她的妆容,但可以想象她的笑容甜美,眼睛黑白分明,如王心凌所唱的那般动人。

这样的描写技巧涵盖了以后几千年关于女性的描写精华。尽管后来出现了诸如“沉鱼落雁”等描绘方式,但大多侧重于侧面烘托。《硕人》这样的正面描写、写实的技术派已经十分罕见。

庄姜嫁到卫国的场面轰动一时,《诗经》中也有现场实录。她作为齐国公主远道而来,群众围观时都惊叹于她的高大俊秀。婚嫁的场面也格外盛大。四驾马车威风凛凛,陪嫁的姑娘们个个美丽华贵。卫国的山河因她的到来而格外精神焕发。

可惜世事难料,庄姜虽美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幸福。《左传》中提到:“美而无子。”但卫国怜惜她,写下了《硕人》这首诗来表达他们的同情与惋惜。虽然庄姜作为卫庄公的妻子可能感到寂寞,但在卫国人的眼中,她的美永远不会寂寞。她对后世的教育学与美学也产生了影响。

庄姜不仅是一位文学描述的对象,更是一位文艺女神。在《诗经》中,她一人就占据了五首诗,可见孔子对她的重视。其中最有名的是《燕燕于飞》。虽然论美貌可能与西施难分高下,但论文化,她与西施则不在同一层次。

庄姜的美不仅影响了文学,还影响了后世的教育学与美学理念。有一次,孔子与他的弟子子夏讨论关于美的理念。子夏问孔子:“巧笑倩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是什么意思?”孔子回答:“绘事后素。”这场伟大的师生对话围绕庄姜的美展开,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