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獾和猹是一种动物吗

在八十年代的乡村,农田已经分到了各家各户。除了种植主要的粮食作物,许多勤劳而手艺高超的农民还会选择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其中,西瓜成为了首选,因为它产量高,结果期长,从六月到九月都能收获满满的果实。为了防止刺猬、獾以及散养的猪等动物偷食西瓜,种瓜的农民们会在田间搭建简易的草棚,开展看瓜行动。随着三伏天的到来,这项任务也逐渐拉开了序幕。

看瓜的活动一般都在夜晚进行,因为白天农民都在田间劳作,偷瓜的动物也不便出来活动。夜幕降临后,人们吃过晚餐,便会带上大蒲扇、田园犬,背上鸟铳,喊上邻居伙伴,整装待发。虽然看瓜是主要目的,但过程的乐趣也是不可小觑的。白天时宽敞的大路在夜晚变得幽暗而神秘,清风拂过,杨树沙沙作响。我们还会恶作剧地蹬踹两脚,惊飞路上的雀鸟,吓跑鸣蝉,使得野外瞬间恢复宁静。

一路走来,路边的草丛仿佛是一个聚宝盆。我们穿着雨靴,在其中趟来趟去,田园犬也上蹿下跳,连扑带咬,惊动了蚂蚱和蝈蝈。不一会儿,我们就能够用线串起蚂蚱,收集到半袋的知了猴。来到瓜棚后,我们挂上风灯,点燃一堆篝火,用铁钎子烤蚂蚱和蝈蝈。香气四溢,馋得小狗吐着舌头、流着哈喇子。我们会吃掉它们的肉和膏籽,剩下的就留给小狗享用。撒上唯一的佐料——盐,一双巧手就能将这些纯天然食材做出令人惊叹的美味。

闲谈之间,天上的星星闪烁着微弱的光芒,月亮时隐时现。正当人们困倦之时,却是偷瓜贼最为活跃的时刻。小狗突然支起耳朵,奔向着某个方向,眼中闪着锐利的光芒。声音时大时小,突然之间有了动静。我们小心翼翼地接近,用带着绳索的铁筛子猛然抛过去,一下子罩住了目标。哈哈,刺猬在筛子下乱蹿,想要逃跑已是不可能。田园犬最擅长捡漏,绝不会让任何一只刺猬逃脱。那些带着小刺猬来偷瓜的大刺猬,也全部被活捉了。我们并不会吃掉这些刺猬,而是将它们养大后在集市上卖掉,换取书本和报纸。

在这段回忆中,我也想起了鲁迅在《少年闰土》中提到的危险经历。我们这里所说的獾就是鲁迅所说的猹。这种动物非常凶猛且灵活,田园犬只敢围着它吠叫,不敢轻易捕杀。我拿着火铳也不敢轻易,一怕伤到狗子,二怕误打西瓜。于是我便冲着天空放了一枪,趁着獾被吓得愣住的时刻,狗子扑上去咬住它的脖子,我用绳套瞬间套住它。但不敢轻易上手,因为这家伙咬合力极强。我们用铁筛子扣住它,再压上大石头,等待大人来处理。獾的牙尖嘴利还擅长掘土,稍不注意就会遁走。因此并不是每次都能轻松捉到獾。据说獾油很珍贵,对治疗烫伤有奇效。我们看瓜护田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收获而非猎杀它们。只要我们能够阻止它们的侵犯就可以了并不一定要伤害它们这就像是用稻草人吓唬鸟雀赶走偷瓜贼一样简单有效这里的人们纯朴善良即使路人摘瓜吃也不能算是偷瓜而是分享美味西瓜的沙甜口感会赢得路人的称赞仿佛在为种瓜人家做广告宣传一般充满了成就感

然而看瓜的最大苦恼就是被蚊子叮咬为了驱赶蚊子我们会点燃一种叫做草绳的东西据说是以艾草为主虽然蚊子害怕它的气味但我们也会被熏得够呛在三伏天的漫长夜晚看瓜护田正是当时的生活写照田间地头的故事与月色传奇永远写不完你瞧那个当初的小少年如今依然胆大本领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