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是康熙还是雍正

在后宫之中,“生同室,死同穴”是众多女子梦寐以求的愿望。在皇权至上的社会中,与皇帝合葬的机会极为稀少,尤其是对于那些嫔妃众多的后宫而言,只有皇后才有此殊荣。但并不是所有的皇后都愿意与皇帝合葬。

以崇庆皇太后为例,她即电视剧《甄嬛传》中的熹贵妃甄嬛。历史上的甄嬛出身并不显赫,长相也并非绝美,嫁给雍正后并不受宠。但她因生下了优秀的儿子弘历,即乾隆皇帝,凭借儿子的功绩成为清朝最长寿的皇太后。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她拒绝了与雍正皇帝合葬泰陵地宫的机会。那么,她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她又是如何成为真正的人生赢家呢?

甄嬛,钮祜禄氏,出生于康熙三十一年,满镶黄旗人,父亲凌柱只是皇宫中的一名司仪。但钮祜禄氏是的一大姓氏,她的先祖曾是康熙朝的重要辅臣。然而到甄嬛这一代,家境已不如前。

13岁时,她被康熙赐给当时的贝勒胤禛作为侍妾。由于出身卑微且容貌并不出众,初入胤禛府邸时并未受到宠爱,她的地位与府中的丫鬟无异。当胤禛染上时疫时,甄嬛不顾传染的风险,细心照顾他,最终成功将他从鬼门关带回。

或许是因为甄嬛的救命之恩,胤禛对她的态度有所改变。不久后,甄嬛怀上了胤禛的孩子,并在康熙五十年生下了弘历。虽然胤禛并非特别喜欢这个庶子,但康熙对弘历的赞赏以及接其进入宫中亲自抚养的决定,使甄嬛的地位有所提升。

在雍正继位后,甄嬛在后宫中的地位并不高,虽然她被册封为熹妃,但远不及其他嫔妃受宠。但雍正暗中立弘历为储君,这一决定使甄嬛在后宫中的地位变得重要。

当雍正驾崩后,弘历继位,成为乾隆皇帝。他封甄嬛为孝圣贤皇太后,并为其修建寿康宫以供居住。此后,清朝的皇太后均居住于此。钮祜禄氏成为皇太后后,开始了她与众不同的人生旅程。

乾隆皇帝对母亲极为孝顺,时常陪伴在她身边,每次巡游都会带上皇太后。钮祜禄氏在乾隆的陪伴下,过上了奢华的生活。然而在她生前,是否应与雍正合葬的问题曾让乾隆拿不定主意。

负责雍正泰陵地宫的大臣傅恒曾询问乾隆的意见,是否要为崇庆皇太后钮祜禄氏在泰陵留出位置。按清朝规矩,皇后死后应与皇帝合葬。钮祜禄氏虽因儿子成为皇后,同样有资格与雍正合葬。但乌拉那拉氏作为正妻已安葬在泰陵左侧。对此情况乾隆犹豫不决之时请示母亲决定。钮祜禄氏却拒绝与雍正合葬的决定十分坚决明确其理由也很深刻简洁—即她不希望在已离世丈夫的妻子(乌拉那拉氏)以及他的儿子中间分得了有屈辱之嫌的墓穴地位再仔细解读她或许并非只是担心别人误会产生难堪背后其实明白其所享受的待遇主要源自孙子弘历得到孙子优秀本身就无需过于证明她在在世时是倍受尊宠无论地下怎样帝王如何实也没必要过场坚持倘若一个失去了现实宠爱的皇后死后还要硬挤入皇陵去依附一个早已没有感情的帝王这本身就是一种自取其辱的行为因此乾隆尊重母亲的决定选择为母亲修建独立的泰东陵这虽然远离了雍正的泰陵地宫但规模宏大可见钮祜禄氏在乾隆心中的地位之高而钮祜禄氏之所以不愿与雍正合葬其实是因为她内心深知自己能享受这样的待遇主要源自儿子的地位和成就并非因为雍正的真正宠爱由此拒绝在死后与其合葬也就没有必要忍受他人眼中依附丈夫的无地自容之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