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放线
一、施工准备
施工前的测量准备工作包括图纸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施工场地测量等。主要审核各专业图的平面位置、标高是否有矛盾,预留洞口是否冲突,并及时向相关人员反映与解决。还需对进场人员及仪器设备进行初步调配,并对所有仪器设备进行重新鉴定。
二、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1. 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及要求
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根据设计总平面图、基础施工平面图、首层平面图及现场条件等合理布设轴线控制网。本工程采用从室外坐标点引线到地下室底板上按照分区布置,通过纵横轴控制线确定楼层轴线,以纵横控制线的交汇点作为楼层放线控制点。使用激光铅垂仪从地下室原始控制点向上引线,每一层的控制点都与测绘方提供的原始坐标点进行复核,以确保准确性。
2.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与精度
结合本工程的结构形式和特点,建立一级平面控制网以控制工程的整体施工。首先在地面建立轴线控制网以控制建筑方格网,再根据轴线建筑方格网加密成各单体控制小网以作为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两控制网等级均确定为一级。
根据本工程的结构形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柱、墙、预埋件定位要求最高,其相对建筑轴线的允许偏差为5mm。以此数据推算建筑物控制网的精度,并确定测距相对中误差和测角中误差。
三、场区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为保证工程施工的竖向精度,应至少布设3个高程控制点组成高程控制网。进场后将在监理单位监督下对标高控制点进行复核与测量。在场区内测设四个0.00m标高控制点作为施工高程的控制依据,从原点引出至楼内和场地永久围墙上,并做好标记。
四、0.00以下施工测量
包括轴线控制桩的校测、平面放样测量等。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月进行一次复测,以防桩位位移影响正常施工和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平面放样测量包括轴线投测和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成后的自检与报验等。
五、0.00以上施工测量
本工程采用内控点激光铅锤仪竖向投测法进行结构轴线传递。所有控制点传递完成后形成该楼面平面控制网,并进行角度观测与边长量距以确度达标。高程的传递包括从高程控制点引测到首层便于向上竖直量尺处校正合格后弹出墨线并标明高程数据,以及标高的竖向传递等。每完成一层平面标高抄测工作后进行自检与报验,确保无误后进行下一步施工。
六、沉降观测控制
在浇筑基础或首层柱时按设计确定沉降观测点数与位置埋设临时观测点并进行首次沉降观测。到0.000时按设计埋设永久性沉降观测点并将高程引测到新观测点上以保持沉降观测的连贯性。沉降观测采用精密水准仪和钢尺进行闭合水准路线观测并符合闭合差要求。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沉降观测成果的精确度和可靠性如使用固定的水准仪和水准尺并定期进行检验校正等。根据沉降变形特征点处布点和大面积均匀布点相结合的原则在一层均匀布设沉降观测点若干个并长期观测以便及时掌握平均沉降量和各点间差异沉降情况。文中关于细部线放样示例部分存在不清晰的问题可进一步详细阐述或提供图示以增强读者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