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维吉尔格里森坐在“独立钟”7号飞船中,检查舱内仪表时,他的思绪被一声异响打断。那是一个熟悉而又令人疑惑的声音,究竟是什么?刚在他脑海中浮现这个疑问,“哗啦”一声,他惊恐地发现飞船舱门竟然自行打开,海水瞬间涌入,飞船开始下沉。他无暇思考舱门为何会自动打开,必须迅速出舱,越快越好,否则海水将淹没整个飞船。
▲格里森在飞船内阅读航天计划
幸运的是,在降落到海面后,格里森已经解开了安全带。他抓住仪表盘,努力挤出狭小的舱口。眼看着就要获救时,航天舱携带的海水染色剂的网绳却绊住了他的脚。海水已经淹过他的肩膀,脚上的网绳怎么也挣脱不了,格里森感到绝望。这时,他的思绪飘回到苏联赫鲁晓夫对亚轨道航天飞船的评价上:“跳蚤的一跃”。
▲陈列在博物馆中的“独立钟”7号飞船
“独立钟”——第二只“跳蚤”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苏联率先发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全球为之。到了六十年代初,苏联更是将世界首位航天员尤里加加林送进了太空,宣告其在航天领域的全面领先地位。为了追赶苏联,重组了航空航天局,形成了如今的NASA,开始规划国内航天资源,并提出了一系列航天计划。
亚轨道飞行计划作为先导计划之一被率先实施。在“独立钟”飞船首次进入太空前的一年时间发生了很多事情。同年七月份迎来了第二次载人亚轨道飞行项目,“独立钟”7号飞船载着维吉尔格里森升空。“独立钟”此次飞行的表现要比首次飞行成功得多,飞行高度达到了惊人的190公里。“独立钟”返回舱最后在大西洋成功着陆。但刚刚降落海面后不久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意外。突然弹开的舱门使格里森命悬一线差点命丧大海那么到底当时发生了什么?独立钟飞船的舱门为什么突然弹开呢?事后调查结果也无从得知最终成为了永远的谜团。幸运的是凭借航天服的浮力格里森最终挣脱了网绳逃出了即将下沉的飞船。但是接下来救援直升机的救援行动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反而在关键时刻拖了后腿。忙于吊挂飞船的直升机飞行员发现格里森爬出舱门时只能无奈告知他等待另一架救援直升机的到来先按照计划吊起沉入水中的返回舱是最大的优先级虽然直升机尽最大努力尝试吊起飞船但其有效载荷有限导致最后并未能成功起吊回收”独立钟”飞船并将其放任沉入大西洋海底救生绳索也一直缠着机飞行员无奈只能切断绳索丢下救生圈让格里森抓住救生圈后被第二架救援直升机救起事后调查认为救援直升机飞行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格里森在事后任务报告中特别感谢了研发航天服防水颈套的航天员沃尔特施拉认为是真正救了命的恩人但对于两架救援直升机的飞行员则感觉无法用言语形容事后虽然在飞船沉没中格里森得以幸存但他的运气并没有一直眷顾他后来被选为登月计划首批航天员的他最终却在另一次航天中不幸丧生可谓世事难料结局收尾真正的水火无情尽管有部分声音认为是格里森误触了舱门开启按钮导致了的发生但NASA还是对格里森的专业才能和勇气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后来的实验中吸取教训增加了舱门开启的多道程序并将舱门设定为只能从内部打开结果却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使得航天员无法及时逃生最终因无法开启的舱门葬身火海真的是水火无情多年后终于被打捞出水的独立钟七号飞船回顾了整个事件的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