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牛娃宝典数学思维启蒙小课堂。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们为大家陆续分享了关于小班孩子数学思维的教学内容,感谢家长朋友们的关注和支持。
我们的课程内容总计分为五大板块,包括数与计算、量与计量、几何图形、逻辑推理、时间空间,共计十堂课。
在数与计算板块中,我们将教授孩子认识10以内的数字,数物(量)对应,基数序数的认知,以及整数的大小比较。接下来是量与计量,教孩子认识比较大小、粗细、长短等基本概念。在几何图形部分,孩子们将学习认识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平面图形。逻辑推理板块则涵盖对应与比较,以及分类问题。在时间空间部分,孩子们将学习空间方位的认识,如上下前后里外,以及时间次序的认识,如早晚上午和下午。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也为大家带来了成果测评的方法,家长们有没有给孩子进行练习呢?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总结一些教学方法注意点和学习顺序。
有三个总原则需要家长们注意:一是在生活中探索,给予孩子充分的探索经验,让孩子多接触实物,获得直接的认知经验;二是在游戏中引导认知,家长需要多引导孩子玩游戏,将孩子的直接认知通过游戏抽象为数学知识;三是操作表达不可少,当孩子学会某一知识后,需要大量的机会来巩固和提升,小游戏、动手操作、简单问答等都是孩子进行思考的重要机会。
接下来,我们重点总结一些学习内容和常见误区。
一、从数量对应入手学习数数和认识数字。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数量对应能让生活中的物体与数的概念联系起来,也是给孩子数感启蒙的正确方法。家长们可以通过实物与数字卡片的对应连线、看图写数字、按数取物等方式进行练习。常见误区有让孩子直接凭空唱数和直接认数字。
二、理解序数和基数的关系,知道总数和第几。这个过渡很关键,需要家长多给孩子示范数字与整个数量的关系。在学会基数的基础上,家长可以在一排东西中插入新事物来让孩子学习序数的概念。常见误区是孩子连数数还不熟练时,就让他们学习序数。
三、从数物(量)对应到整数比大小。在孩子形成数的概念后,家长们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让孩子学习比较多少,再过渡到使用符号表示数字大小。这也是未来孩子学习加减法的基础。例如:两盘水果,让孩子先挑选对应的数字卡片,再引导孩子使用大于小于号。关键注意点在于让孩子同时口头表达事物的大小关系。
四、比较两个或三个物体的长短、粗细、厚薄。这个阶段的比较基准一定要直观清晰,如比较长短时一定是两个物品的一段放在同一水平线上。常见误区是超前认知和不给予充分的探索机会。家长要根据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来教学,让孩子在生活中有大量探索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认知。也要避免超前接触太复杂的图形或者时间词汇的现象出现。家长需反复强化和巩固这些数感启蒙和基础认知内容这不仅关系到孩子的数学思维培养也是孩子生活常识知识的重要组成更是关系到孩子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培养这些内容与孩子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紧密相连对于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概念归纳整理能力以及培养孩子的新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再次强调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最后欢迎家长朋友们交流关注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