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门弄斧指的是哪个人物

进入高三,班肩负的压力愈发沉重。除了常规的教学管理任务,班还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内心世界,根据班级特点设计并实施针对性的德育课程。为了有效助力高三的班本德育工作,掌握以下几个关键词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时间管理——“时间的珍贵之旅”

课程背景:高二至高三的暑假,对于班级中的艺术特长生而言,是专业集训的关键时刻。他们在追求艺术的也要面对文化课的挑战。

课程目的:通过艺术生的自述,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时间的宝贵,增强紧迫感。

高三伊始,我们开展了班本德育第一课——“时间都去哪儿了”。伴随着动人的歌曲,学生小童分享了暑假集训的亲身经历。从上课到模拟训练,她每一天都在充实与忙碌中度过。小童的感悟是:时间就是效率,就是成果。这样的德育课,对于缺乏时间观念、目标不明确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深刻的警醒。

关键词:自我提升——“我的地盘我做主”

课程背景:在高三的首次考试中,学生的成绩并不理想,为此,我们利用中午的时间开展了“开讲了”活动。

课程目的:通过学生的自我展示与交流,加强自我“修炼”,提升各种能力。

我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并制定了简单的规则:提前备课、准备PPT,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内,主题围绕社会热点等进行分析阐述。活动由学习牵头,优等生组成“讲师团”,形成良性竞争与带动效应。每一次的“演讲”都是对主题的提升,同时也是德育内容的渗透。

关键词:习惯养成——“班门弄斧新解”

课程背景:在高三上学期,我发现不少学生作业上交情况不佳,即使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也持此态度。

课程目的:针对作业问题,树立按时正常交作业的习惯。

我借助热门的《成语》,在班会课上探讨了“班门弄斧”这个成语的新解读。我鼓励学生勇于自己的不足,正视自己的问题。通过展示优秀作业,我告诉学生:封闭自我、回避问题只会让差距越来越大。通过这样的交流,学生理解了新意的“班门弄斧”,更明白了我的用心良苦。

关键词:毅力培养——“永不放弃”

课程背景:进入高三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许多学生意志力不足,面对未来的挑战缺乏坚持的精神。

课程目的:通过激励和活动体验,让学生认识到坚持的重要性,培养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看完励志电影《面对巨人》后,我带领学生进行了一项简单的体验活动——双手伸直举过头顶坚持30秒。通过活动,学生感受到了坚持的不易,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意志力。这样的体验让他们更加明白,在学习上也需要同样的坚持和毅力。

关键词:目标设定——“30秒拍手体验与目标设定”

课程背景:高三每次考试后,学生的情绪都会有所波动,学习压力和动力不足。为此我们开展了“学习加油站,掌声响起来”的30秒拍手体验活动。

课程目的:通过设定目标和体验活动,让学生意识到目标的重要性,培养坚持和专注的学习态度。

在拍手活动中,我引导学生设定目标、思考方法并尝试挑战自我。活动结束后,学生们意识到目标的设定和方法的选择对成功的重要性。他们也明白了坚持和专注是达成目标的关键。通过反思和讨论,学生们得到了深刻的启示:要想成功,就要有目标、有计划、有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