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骨的构成及各部椎骨的特征

颈椎是我们在练习太极拳时需要特别关注的部位。太极拳中的身形要求如“虚灵顶劲”、“顶头悬”、“喉头为第二之”等,都与颈椎息息相关。作为的重要部位,颈椎的健康状况可以从其姿态上得到直观的体现。

我们来了解一下颈椎的基本结构。颈椎由六节颈椎体和一节寰椎体组成,各椎体之间由椎间盘衬垫。单节颈椎的中后部椎孔形成的管腔是脊髓的所在,两侧横突孔各有一组椎动静脉通过。颈椎被丰富的肌肉及筋膜群包裹,颈动静脉、支和小薇血管镶嵌在肌肉群内,还有正前侧的气管喉管等。这些结构共同支撑着头部,使颈椎处于整个颈部的核心位置。

颈椎问题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遍。除了意外伤,长期非正常牵拉导致局部椎体发生位移是引发颈椎问题的主要原因。这种位移进而造成椎间盘受压变形,特别是第5-7节颈椎更容易出现此类问题。这些椎体承担着整个头颅和颈部的重量,在长期低头、仰头或受到外部物体的错误支撑等情况下,颈部肌肉始终紧张,最终导致肌肉、麻木,失去弹性,无法复原。

颈椎病变过程复杂,一旦发展到骨质增生阶段,恢复难度极大。我曾遇到一位年轻女孩,因长时间努力学习和工作而患上颈椎病,她的痛苦让人同情。类似的情况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在太极拳中,之所以重视颈椎,一方面是因为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保持颈椎和整条脊柱的健康。及时纠正不良习惯,如站无极桩,可以帮助缓解颈椎病症状。太极拳对颈椎的修复并非万能,但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秉持太极拳中正松静的理念,至少可以中断颈椎病继续恶化的进程,甚至可能有所好转。正确练习太极拳对颈椎病的康复有一定作用,也有助于颈部、头脑和手臂的气血供应。

在太极拳的身形要求中,颈椎的重要性仅次于腰胯。像“虚灵顶劲”、“顶头悬”、“喉头为第二之”等身形要求,都体现了颈椎的关键作用。在日常练习和生活中,只要注意颈椎的自然松直,脊柱也会逐渐竖直,各椎体的骨质会变得更。

这里要强调一点,“顶头悬”中的“顶头”是指脊柱后,颈椎自然支撑起头部的姿态;而“悬”则说明这种支撑是灵活的,头颅可以随意转动。我们要明确脊柱生理曲线的作用和太极拳对其的要求。现代医学认为脊柱生理曲线有助于减震,避免内脏和大脑损伤。而在太极拳中,脊柱的要求是尽量竖直,以提高力量的传力效率,增大身体的活动范围和灵活性。一些人可能会担心太极拳对脊柱的要求会产生不良后果,但事实上这是完全相反的两种状态。太极拳的要求是促进气血滋养脊骨、椎间盘、筋膜肌肉等,使脊柱保持健康状态。

综上,颈椎对健康和拳术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保持颈椎健康强壮呢?答案只有一个字:“松”!只有肌肉放松有弹性,经脉才能舒展,气血才能运行流畅,细胞才能获得更多营养,骨质和筋膜才会更加坚实。这一点不仅适用于颈椎,也适用于整个脊柱。保持整体健康的一部分就是保持脊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