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感知春天的并非鸭子,而是那些过敏的人群。近期,门诊中荨麻疹患者逐渐增多,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
随着过敏性鼻炎、湿疹、荨麻疹以及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过敏体质这一概念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在西医中,容易患上这类过敏疾病的人被称为过敏性体质。
随着过敏疾病的增多,过敏性体质的人群也在不断扩大,甚至有一些新生儿在出生后不久就被诊断为过敏性鼻炎,早早地戴上了过敏性体质的帽子。令人的是,每2-3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宝宝是过敏体质。
之前,一项关于城市婴幼儿过敏的流行病学调查项目显示,有40.9%的受访婴幼儿曾经或正在经历过敏性症状。这些症状在胃肠道系统表现为呕吐、腹泻、肠绞痛等;在呼吸系统则表现为流涕、喷嚏、咳嗽、气喘。湿疹、皮炎、荨麻疹等也是常见的过敏性症状。
宝宝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过敏倾向也有所不同。在1岁以内,食物过敏较为常见;1-3岁时,皮肤过敏逐渐增多,湿疹、皮疹等问题大爆发;3岁以后,哮喘发作逐渐增多;而到了4岁以后,过敏性鼻炎等问题开始显现。值得注意的是,食物过敏和皮肤过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缓解。
当家长发现宝宝对某种食物有过敏反应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随着宝宝的成长,其他过敏症状可能会相继出现。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以下八大指征来判断孩子是否为过敏体质:
(每条1分,4分以上就可能是过敏体质)
许多家长都会询问:米医生,孩子的过敏性体质能否治愈?事实上,如果父母双方都没有过敏史,孩子发生过敏的比例已高达37%;如果父母双方都有过敏史,这个比例会升高至65%。
准确地说,过敏性体质是无法治愈的。这就像是用陶瓷制作的产品,比较敏感、脆弱。很多孩子的过敏性体质是遗传自父母,这一点很难改变。
令人欣慰的是,虽然我们不能治愈过敏性体质,但我们可以控制过敏性疾病的发病频次,让孩子远离过敏性疾病的困扰。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宝宝出生后6个月应坚持母乳喂养,这是预防食物过敏的有效方法。在添加辅食时,应逐一添加食物进行测试,以确保宝宝不对某种食物过敏。除了常见的过敏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虾等,许多孩子可能对水果、蔬菜过敏,因此进行过敏源测试是很有必要的。
养好宝宝的脾胃也很重要。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保护好孩子的肠道菌群建立,可以减少生病和过敏。不要过分洁癖,让孩子处于一个有菌的环境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免疫系统。
从中医角度来看,过敏体质的孩子正气不足、脾胃亏虚。当脾胃运化功能好转、气血充足时,正气增强,过敏反应就会减少。
我想说的是,养育一个过敏的孩子确实不容易。但好的一面是,过敏的宝宝通常比较聪明,他们对周边事物的观察力敏锐。家长们不必太过焦虑。只要控制好过敏疾病、养好孩子的脾胃,在孩子青春期时,他们有可能摆脱过敏性体质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