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带睾画牛原文及翻译

一、本单元主题:艺术之美

从音乐、绘画、戏曲等不同的艺术领域感受艺术的魅力,体验艺术之美。

二、语文要素

通过阅读文本,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深入体会艺术之美。

提示:从不同角度展开想象,融入课文情境,感受艺术的魅力,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在《伯牙鼓琴》中,可以通过想象锺子期听琴时的感受,来感受音乐之美;在《月光曲》中,可以想象皮鞋匠和妹妹聆听琴声时的场景,领略乐曲的奥妙;在《京剧趣谈》中,可以想象马鞭和亮相在京剧舞台上的运用,体会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三、习作要求

分享自己的技艺特长,将重点部分详细描述。

提示:先从课文阅读中领略艺术之美,再联系现实生活,分享在学习艺术或技能过程中的感悟。

23文言文阅读技巧

如何解读文言文:

①借助注释来理解;

②保留古今意思相同的词汇;

③删除虚词;

⑤将文言词汇转换为现代词汇;

⑥调整语句顺序。

《伯牙鼓琴》故事概述: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琴。伯琴弹奏的是高山,锺子期便能感受到高山的壮丽;伯琴弹奏的是流水,锺子期便能感受到流水的浩荡。锺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于是摔琴断弦,终身不再弹琴。这个故事反映了朋友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同时也展示了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书戴嵩画牛》故事概述:

四川的杜处士珍藏书画,尤其珍爱戴嵩画的《斗牛图》。一天,他晾晒书画时,一个牧童指出画中的错误:两牛相斗时,力量用在角上,尾巴却夹在之间,而画中却画成牛摇尾而斗。杜处士接受牧童的指正,并感叹“耕田的事情应该问奴仆,纺织的事情应该问婢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仔细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遇到问题要多向行家请教。

课后第二题:

①伯牙摔琴断弦,决定终生不再弹琴,因为他认为世上再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琴声。

②我深深感受到了伯牙和锺子期之间那份纯净的友情,以及伯牙失去知音后的悲痛心情。我也被音乐艺术的魅力所打动。

课后第三题:

提示: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故事,同时可以适当增加对人物神态、动作、心理等细节的想象和描述。

示例:四川的杜处士珍藏了许多书画,最珍爱的是戴嵩画的《斗牛图》。一天,他拿出来晾晒,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忍不住拍手大笑。杜处士很奇怪,询问原因。牧童指出画中的错误:牛相斗时尾巴应该紧在之间,而画中却是摇尾而斗。杜处士接受牧童的指正,并感叹“耕田纺织之事需向专业人士请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观察事物要细致入微,多向行家请教。《书戴嵩画牛》中的道理也是如出一辙。至于课文的背景知识,《伯牙鼓琴》中的伯牙和锺子期相传为春秋时期人,《吕氏春秋》《列子》中均有记载;“高山流水”则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