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即将来临,吃元宵是民间一项重要的习俗。有一种俗语说的是“北滚元宵,南包汤圆”,这揭示了北方和南方在庆祝这一节日时的不同习惯。北方人更偏爱元宵,南方人则更偏爱汤圆,尽管它们都是团圆、幸福和美满的象征。尽管元宵和汤圆体积较小,但它们所蕴含的能量却不容小觑。那么,如何健康地享受这一美食呢?
针对这一问题,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系教授范志红为我们提供了专业建议。她指出,汤圆和元宵主要是以糯米和糖为原料的食品,虽然体积小,但热量高。我们不应把它们当作主食大量食用,而应适量品尝。由于糯米本身不易消化,加上高糖、高油的馅料,容易引起胃酸过多,因此胃酸过多和胃动力不足的人要特别注意。
范志红教授还提醒我们注意元宵和汤圆的升糖指数特别高。这些糯米制品的升糖指数甚至比白糖还要高,堪比葡萄糖。即使是健康人群,也需要控制食用量。食用元宵或汤圆前,可以先吃一些蔬菜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这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
市场上有很多无糖元宵或汤圆宣称可供糖尿病患者食用。对此,范志红教授指出,这些所谓的无糖食品通常只是没有添加蔗糖,但其中的碳水化合物和油脂含量并没有减少。无糖并不等于低热量或低血糖反应。糖尿病患者、有胆囊疾病或慢性炎的人群以及肥胖或高血脂人群都不宜多吃元宵或汤圆。
刚煮好的元宵或汤圆温度很高,需要注意避免烫伤。我们应该缓慢、小口地吃,细嚼慢咽,以免给胃增加负担。
至于一般人群一次应该吃多少个元宵或汤圆,范志红教授表示这需要根据元宵或汤圆的大小和馅料来确定。常规大小的元宵或汤圆,一般人群一次食用最好不要超过3个,并且需要相应减少主食的摄入。
今年有许多杂粮汤圆问世,例如加入了高粱米、大黄米、燕麦或红小豆等。虽然全谷杂粮营养价值较高,但是关键要看其含量。购买杂粮汤圆时,我们需要仔细查看食物成分表中的杂粮含量。有的产品虽然标榜杂粮,但实际含量很低,这样的含量很难起到实际的营养改善效果。范志红教授特别提到,即使是高含量的杂粮食品,如大黄米含量超过一半的汤圆,由于其血糖反应较高,高血糖、高血脂人士及胆囊疾病患者仍然需要限量食用。
范志红教授最后表示,元宵和汤圆不仅仅是美食,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象征。对于希望控制体重、血糖和血脂的人来说,可以适当少量食用,只要我们有节制、不贪吃、吃得合理,就能在享受美食的基础上为幸福生活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