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港珠澳大桥荣获了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IABSE)颁发的杰出结构奖(OStrA)。在这份光荣的获奖名单中,一航局作为施工单位赫然在列。这一奖项在国际桥梁工程界中被视为最高荣誉,专门授予那些具有全球创新性的桥梁和建筑结构的作品。
港珠澳大桥不仅是一条连接香港、珠海、三地的大型跨海通道,更是一座融合了美学、环境、工程和耐久性的杰作。大桥的设计创新地融入了“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的建设理念。凭借当代最先进的科技实力和强大的工业背景,确保了工程的卓越质量和施工效率,致力于实现“高品质、长寿命”的建设目标。
这座大桥以其耐久环保、高质量和可持续的特点赢得了评委们的青睐。它的建成不仅改善了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互联互通,还促进了经济商业的发展,成为经济繁荣的枢纽。作为当今世界最长、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技术最先进的跨海集群工程,港珠澳大桥总长达到了惊人的55公里。一航局参与了大桥的众多核心建设任务,包括珠澳口岸人工岛南标段、主体工程桥梁CB03合同段以及沉管隧道的浮运安装等,展现了公司在桥、岛、隧三大核心任务中的独特地位。
在人工岛施工中,为了避免大量挖泥对海洋环境造成,一航局创新地采用了钢圆筒在海中围工岛的施工方案。每个钢圆筒的重量达到惊人的550吨,沉入泥面下数十米,定位精度极高。在这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公司首创了“钢圆筒围堰快速成岛”技术,成功在短短七个月内完成了人工岛的建设目标。
隧道工程方面,长达5.6公里的隧道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深埋、大回淤、节段式的沉管隧道。一航局克服了多项技术难题,采用了自主研发的世界最大外海抛石夯平船和碎石整平船,确保了基床的平整度。最终,他们成功实现了沉管隧道的安装,创造了“滴水不漏”的世界奇迹。
主体桥梁方面,一航局在CB03合同段的工作中表现出了卓越的技术实力。该合同段包括连续钢箱梁桥和斜拉桥等复杂结构。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一航局建设了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的专业混凝土构件预制场,并成功完成了多项重要工程节点的建设。特别是在墩台安装过程中,一航局创新性地提出了钢圆筒围堰止水技术,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这一技术得到了交通部原总工程师周海涛的高度评价,他称赞这一创新为桥梁结构基础施工开辟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