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酶在环境治理中的优势

北京化工大学的科技成果与项目精选

本期,我们为您精选了北京化工大学的五项优质科技成果与项目进行推荐。对这些项目感兴趣的企业朋友,可以通过扫描文末的二维码进行咨询与对接。

项目一:新型膨润土插层改性复合功能材料的产业化研究

技术简介:

1. 利用超分子化工和纳米技术,将具有特定光学特性的分子引入膨润土的层状主体结构中,实现了分子尺度的均匀复合。由此得到的新型复合荧光油墨,具有发光效率高、亮度强、寿命长、稳定性好、色度纯正等特点,在光致/电致发光、荧光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 该项目产品可作为新一代稀土替代型荧光防伪材料,用于防伪商标、防伪标签等。预计至2015年,该产品的国内年需求量将达到1万吨,消费额达6.5。

技术指标:

应用范围及市场分析:主要应用领域为防伪商标、防伪标签以及各类高分子聚合物(如橡胶、塑料、涤纶等)的增韧材料、阻燃材料、热稳定材料等。预计至2015年,相关市场需求量较大。

投资条件及效益分析:投资额度为年产千吨级生产线的400万元,投资回收期约为4.2年,内部收益率为19.6%。

技术成熟程度:项目一已实现中试,项目二则已实现产业化。

项目二:医食品用鞣花酸、莱菔硫烷等生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技术背景:介绍从石榴皮及石榴叶中提取鞣花酸的生产技术背景。

技术简介:

1. 莱菔硫烷的高效先进生产技术:研究制备了专用分离介质,发明了莱菔硫烷的生产工艺,产品纯度达98%,收率大于80%。

2. 木糖醇的绿色生产技术:以玉米芯为原料,采用生物法生产木糖醇,广泛用作糖尿病患者专用食品或作为各种减肥食品、剂的白糖代用品。

3. 生物发酵法番茄红素生产技术:通过添加氧载体等方法,使三孢布拉霉发酵生产番茄红素的发酵单位超过1400mg/L,提取收率达到80%。其抗氧化作用等性能均优于β-胡萝卜素。

项目三:以脂肪酶为催化剂的绿色化学合成工艺研究与应用

技术简介: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绿色催化剂——脂肪酶在酯化和转酯化产品合成中的应用。该项目在多家企业得到应用,并获得了多项专利授权。

项目四:生物法精细化学品的合成与生产技术

技术简介:详细介绍了四个具体的生物法精细化学品合成技术:发酵法生产S-腺苷-L-蛋氨酸、透明质酸的生产技术、酵母高密度发酵生产谷胱甘肽以及聚天门冬氨酸的产业化技术。这些技术在化妆品、医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项目五:生物质资源的高值转化与利用研究

探索如何将廉价原料转化为油脂的生物质资源转化问题,开发了一种利用工业含糖废水生产粘红酵母和藻类油脂的技术。同时实现了发酵废菌丝体综合利用的工业化。该技术具有变废为宝的优点,能够减少废物排放并降低生产成本。应用领域广泛且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