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震华的提琴:用时间的琴弦演绎生活的旋律
前言:
古老的意大利小提琴制法曾一度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在世界的另一端,制琴师凌震华将其复活,传承并发扬光大。他的提琴,被誉为“时间的礼物”。
文:小兔
我小时候,和许多孩子一样,被动地被送去学琴。父亲花了数百元买了一把小提琴,从7岁到17岁,我为之付出了十年的努力。尽管其中有音乐的优雅,也有枯燥的练琴生活,但我从未真正热爱过它。父亲的一句话深深烙印在我心中:“我们不指望你成为大师,只是希望你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音乐能成为你的慰藉。”
如今,我已长大,有了稳定的收入和舒适的生活。我买下了房子、车子和各种奢侈品,但我始终未能给自己买下一把真正好的小提琴。每当想到这一点,我都感到一种深深的惭愧。直到遇到了凌震华老先生,他才让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热爱”。
凌老先生年过六旬,他的一生几乎都在制作小提琴上。对于他来说,制作一把提琴不仅仅是制作一件乐器,更是用时间、热情和去打造一件艺术品。他说:“时间给了我最好的礼物。”
为了制作一把完美的提琴,凌老先生在选材上毫不马虎。他亲自走遍欧洲,最终在意大利北部的克雷莫纳小镇找到了最适合小提琴制作的松木和枫木。每一块木料,都是他用心挑选回来的。
琴坯的晾晒是制作提琴的关键步骤之一。凌老先生让木料历经春夏秋冬的洗礼,褪去多余的水分和树脂,直到呈现出神秘的金。他说,只有时间和阳光才能造就这样的颜色。
提琴的上漆也是一门艺术。凌老先生特制的树脂琴漆是他多年摸索出的秘方,不仅美观,更能保护琴身,让琴声更加纯净透彻。熬制琴漆需要花费两个多月的时间,上完一层后需要等待风干,再上下一层,如此反复30多遍,历时近半年。
每当新琴制作完成后,凌老先生的最后一道工序是让它们听一个月的小提琴独奏曲。他说通过共振让琴达到更好的状态。在我看来,他更像是在用音乐赋予这些提琴灵魂。
那么,凌老先生制作一把小提琴到底需要多长时间呢?他淡然地说:“大概四年吧。”在这四年里,凌老先生默默守着自己的理想与,不追不赶,只等时间的礼物——一把完美的小提琴。
面对时间,凌震华始终恬淡自如。当我们在感叹时间飞逝时,他却收获了时间的礼物。也许我们应该给自己买一把好琴,在生活的低谷时期,用音乐的力量抚慰心灵。
低调的凌老师并不愿意在我们的镜头前露脸。他说,他希望通过我们,告诉更多人:“时间如此珍贵,我们舍得投入,是因为能真正把一件事做好,这才是时间的意义。”
订阅微信服务号“寻甜记”,参与活动赢取凌老师推荐的音乐会CD。让我们共同见证手工艺术的魅力,感受生活中的甜蜜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