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节的欢庆时光,聚餐和聚会多如牛毛,觥筹交错间人们往往兴致高昂。虽然畅聚一堂其乐融融,但若不控制饮酒量,便可能遭遇头痛、、恶心、胸闷等酒后不适。那么,该如何缓解这些症状呢?对于解酒的方式,虽有许多民间流传的方法,但其中不少存在误区。
误解一:浓茶解酒。
酒精对心血管有刺激作用,浓茶中的茶碱和同样能兴奋心脏。酒后饮浓茶,尤其是浓普洱茶,对于心脏来说犹如火上浇油。以浓茶解酒并非明智之举。
误解二:解酒能解酒。
过年期间,解酒销量往往不俗,许多人在饮酒前会服用解酒,认为能迅速醒酒。然而从医学角度看,并无真正能解酒的“解酒”。市面上的解酒多为保健品,主要通过加快肝脏代谢来降低转氨酶,但其实际效果有限。部分解酒中添加的兴奋剂类物质虽能让你快速清醒,却会加速酒精对身体的伤害。
误解三:喝醋能解酒。
酒后喝醋可能会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但实际上,大量饮酒后胃酸和胰液增加,此时喝醋会加重对胃肠的刺激,可能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急性炎等疾病。
误解四:碳酸饮料能解酒。
喝酒时同时喝水可以稀释酒精浓度,有利于利尿解酒。但这里的“水”并不包括汽水、可乐等碳酸饮料。碳酸饮料会损害胃肠功能,刺激胃,影响消化酶产生,甚至导致急性胃肠炎、胃。对于患有肠胃病或血压不正常的人来说,酒后喝碳酸饮料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误解五:酒后吹风能醒酒。
许多人在酒后感到压抑,会选择到户外吹吹风以舒缓情绪。专家提醒,酒后吹风实际上会加速酒精在体内的扩散,加重酒醉症状,易诱发头晕、头痛、呕吐等不适,甚至可能导致面瘫。酒后吹风并非明智之举。
在享受春节欢聚的我们要警惕这些解酒误区,关爱身体健康。魏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