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而后的翻译句子怎么写

微子篇

第十八篇章提及微子、箕子和比干,这三位贤者在殷朝时期并称为“三仁”。柳下惠作为士师却屡次被贬黜,但他坚守正道而不屈从于,表现出对家族和的忠诚。齐景公未能善用他的才能,孔子因此离开了齐国。季桓子连续三天不朝见君王,孔子也选择了离开。楚狂接舆唱着歌从孔子身边经过,尽管孔子想与他交流,但未能得到回应。长沮和桀溺一同耕作,孔子看到后心生感慨,认为自己不能与鸟兽同群,而应该与这些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当天下有道时,他会毫不犹豫地参与其中进行变革。子路遇到一位隐世的老人,孔子让子路回去见这位老人并劝他出仕,因为不出仕是不合道义的。有七位逸民,孔子对于他们的态度是无可无不可。大师进入了河汉。周公告诫鲁公说,君子不会亲自施加刑罚给亲人,并且不会对一个人有过高的要求。周朝有八位贤士,他们各自有着卓越的才能和品德。

子张篇

第十九篇章中,子张强调了在面对危险时要舍身忘死,遇到收获时要考虑是否符合道义,进行祭祀时要心怀敬畏,举办丧礼时要真心哀悼。如果一个人执守道德而不弘扬,道义而不坚定,那他怎么能算是真正有德有才呢?子夏的门人向子张请教如何,子张告诉他们君子会尊重贤能并容纳众人,赞美别人的优点并怜悯他人的不足。子夏提到,虽然小道也有一些值得观赏的地方,但如果想要达到远大目标,恐怕会受阻碍,因此君子不会沉溺于小道。子夏还强调了每天都能学到未知的知识,每月不忘已掌握的技能,这才是真正的好学。子夏认为博学并坚守志向,勤学好问并思考眼前的问题,仁就在其中。君子通过学习来明白道理,就像百工通过实践来完成他们的技艺一样。子夏还提到小人的过错一定会加以掩饰。君子在外表上看似庄重,接近后感到温暖,听其言语则严厉。在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劳民、谏言,否则会被误解。子夏强调大德应遵守界限,小德则可以适当放宽。子游批评子夏的门人只懂得应对进退的礼仪,缺乏根本的道理。子夏听到后反驳,认为君子之道不能被,只有始终如一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