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猴题材在宋代翎毛小品画中的独特地位
猿猴画是宋朝翎毛小品画的一个重要题材,主要描绘深山猿猴及其生活场景。据荷兰学者高罗佩的《长臂猿考》考证,宋画中的猿类多为黑掌长臂猿。这一题材的开创者是一位名叫易元吉的北宋著名画家。易元吉,湖南长沙人,字庆之,擅长绘制翎毛走兽,尤其以画獐猿闻名于世。
易元吉的猿猴画作品深受人们赞誉,他的画作生动传神,无人能及。《宣和画谱》评价他:“写动植之状,无出其右者”。许多无款的宋代猿画都被归于易元吉的名下,这一现象在小品画中尤为明显。
今天,我们有幸欣赏到三幅归于易元吉名下的猿猴画小品。
首先是一幅名为《群猿拾果图》的作品。这幅画以绢为本,尺寸24.6×24.1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面描绘了群猿拾果的场景,构图奇险,獐猿、垂树、崖壁都呈现出动势。长臂猿的画法尤为精妙,猿脸描绘得各具情态,显示了画家对猿猴习性的熟悉。据张大千先生考证,画中的树是槲树,而非一些记载中的琵琶树。这种画面组合在宋代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图式。
其次是《蛛网攫猿图》,也是以绢为本,尺寸23.7×24.8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画描绘的是猿猴捕捉蛛网的场景,与另一幅传为易元吉所画的《群猿拾果图》有相似之处,但二者对猿猴的描绘有所不同。前者更注重表现猿猴的一面,而后者则对猿猴进行了拟人化的处理,更多地表现了它的人性一面。
最后一幅是《三猿捕鹭图》,尺寸24.1×22.9cm,现藏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此画描绘了三只猿猴在一棵巨大的椿树上掏鸟窝的情景,生动描绘了猿鹭相争的场面。画家通过对自然深刻的观察体会,将这一生动却略带悲情的画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三幅猿猴画小品都展现了画家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和热爱。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宋代画家在绘画技艺和表现手法上的高超造诣。(美术报)
想了解更多关于艺术的信息吗?请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这里有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