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失歌症”的神秘面纱:唱歌跑调背后可能隐藏的疾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一些人:他们唱歌时总是容易跑调,而且这种情况难以纠正。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种病症,我们称之为“失歌症”。针对这一病症,我们向鞍钢集团总医院脑科三病区副王建军进行了深入了解。
王建军解释道,失歌症,又被称为歌乐不能,是失语症的一种表现。这一现象是由大脑左半球颞叶前部的病变所引起的。患者会部分或全部丧失认知音符、歌唱、演奏和欣赏乐曲的能力。据王介绍,“失歌者”在人群中的比例约为4%。
与一般“五音不全”的人不同,失歌者的主要问题不在于唱歌跑调,而在于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唱歌时走了调。更重要的是,失歌者还会出现与音乐相关的记忆障碍。他们即使听到再熟悉的旋律,也会感到陌生,因此学习唱歌对他们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他们也无法分辨出不和谐的曲调,对于连续的音阶没有明确的偏好。少数患者甚至会因为音乐而感到极度不适。
除此之外,“失歌症”还有一个症状是人们很难听懂“弦外之音”。我们都知道,语调有时能决定语意。世界上超过一半的语言可以通过语调来改变意思,特别是在汉语、泰语、越南语这些以语调为特点的语言中。据王建军介绍,“失歌症”患者中约有30%存在语调识别障碍。这导致他们在日常交流中难以区分语调变化所带来的语意变化,也就无法领会对方语言中的“言外之意”。这类患者在与他人沟通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容易产生误会。“失歌症”患者的空间处理能力也相对较差,方向感并不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