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发现自己的腿上出现了一些像“小蚯蚓”一样的弯曲血管,这些被称为静脉曲张。其实,在中医里,这种情况属于“筋瘤”范畴。对于这种情况,有一位名叫唐汉钧的老中医分享了一个简单有效的方子,叫做“益气养肝通脉饮”。这个方子对治疗静脉曲张有非常好的效果,有效率高达90%以上。
这个方子是由多种中草组成:生黄芪、参、白术、升麻、当归、制首乌、地龙、菊花、决明子以及牛膝。每天煎汤服用一剂。
在中医看来,气血是相互依存的,“气行血,血载气”。静脉曲张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气虚,导致血液流动不畅,进而形成瘀血。如果长时间如此,血管就会像堵塞的水管一样出现问题。
方子中的黄芪、参和白术是补气的三剑客,它们能够缓解气虚的问题。其中,黄芪和参性质温和,效果卓越。而白术则能健脾益气,为气血生产加速。
升麻就像个小火箭,能够把下陷的气机提升上来,帮助破开肝气的郁结,让气血更加畅通。而静脉曲张主要发生在小腿,这刚好是肝经的循行路线,所以保持肝气通畅至关重要。
当归既能补血,也能活血。它就像河道里的清道夫,能够清除障碍,让血液流动畅通无阻。
地龙,也就是我们常见的蚯蚓。蚯蚓在土里穿梭自如,所以地龙能够通经络,将血管里的垃圾清除,让不通的经络重新通畅。
牛膝是引下行的高手,能够把效带到下肢,直接作用于病灶。它与首乌一起,还能补肝肾、强筋壮骨。
菊花和决明子是清热护眼的黄金搭档。它们不仅能防止瘀血化热,还能保护眼睛。因为肝脏的状况往往会在眼睛上表现出来。
“益气养肝通脉饮”这个方子通过补气、养肝、活血通络三管齐下,有效缓解下肢瘀血问题。尤其适合气虚的人,如容易疲劳、乏力、嗜睡、不爱讲话、声音低微、面色苍白、走路气喘、便溏腹泻等症状的人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