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钢筋进厂及复试取样流程
钢筋进入施工现场后,项目部将指派专人及时填写《送检委托单》。该单据将详细记录产品名称、产地、品种、规格、型号、进货数量及日期,以及使用部位和堆放场地等信息,并附上产品质量证明单或产品合格证原件。如无法提供原件,可使用加盖经销商单位红章的复印件。随后,通知监理单位进行抽样送检。若同品种材料现场取样数量较多,应做好样品标识,以避免样品混淆。
二、施工机械的选择
根据场地地质条件,我们择优选择适合的成孔机械。常用设备包括履带式长螺旋多功能打桩机,并配备振动锤、中型挖掘机及铲车,以应对不同的施工环境。
三、定位测量与放线
我们以业主提交的测量控制基准点为控制点,建立闭合导线控制网,并测定罐中心点。在得到监理公司的验收并签字认可后,开始放桩位。使用全站仪或经纬仪、钢尺按施工图放桩位,并做好记录、校验和复检。这些工作均由监理单位现场验收。为确保施工桩位的定位,我们用钢筋或竹片做好标记。每个桩位注明柱位编号,并每隔十个桩位设置一个基准桩位,以便施工复核。
四、成孔流程
长螺旋钻孔灌注桩钻机就位后,进行预检并确保钻头中心与桩位偏差小于20mm。调整钻机,用双垂球双向控制钻杆垂直度。合格后方可开始钻进。在钻进过程中,如遇卡钻、钻机摇晃或偏移,需停钻查明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清理钻出的土方,并转移到指定地点堆放。用钻杆上的孔深标志控制钻孔深度,并在达到设计要求和土层时由现场监理员验收,然后进行灌注混凝土施工。
五、砼泵送料成桩步骤
地泵的位置应合理,输送混凝土的管路尽量减少弯管。进场的混凝土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现场检验混凝土塌落度。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得使用。泵送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并确保料斗内的混凝土高度不低于40cm。提升钻杆时,放慢提管速度并及时清理孔口渣土。有专人观察泵压与钻机提升情况,确保灌注提升速度控制在2.5m/min。每台桩机每台班需制作一组试块,并按规范要求制作、养护和送检。
六、钢筋笼的制作细节
制作钢筋笼时,先布置好主筋的间距,固定住加强箍筋,然后焊接固定主筋与箍筋,再点焊螺旋箍筋。主筋搭接采用双面搭接焊,接长5d,并保证主筋同心度。制作完成后,填写质量检验表,经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后方可使用。
七、下插钢筋笼施工注意事项
我们改造桩机,实现长螺旋施工灌注与下钢筋笼的一体化。在灌注混凝土后三分钟内开始插笼,减少时间差和插笼难度。成孔并灌注混凝土至地面后,立即进行后插钢筋笼施工。下插钢筋笼必须进行双向垂直度观察,并使用双向线垂成垂直角布置。作业人员应扶正钢筋笼对准已灌注完成的桩位。下笼过程中使用振动锤和钢筋笼自重压入,插入速度宜控制在1.2~1.5m/min。钢筋笼下插到设计位置后,提出钢管和振动锤的过程中每提3米开启振动锤一次以确保混凝土密实性。
八、施工过程记录与监管
施工过程中设有专人监测并记录。每完成一条根桩需报现场监理工程师签字验收。记录要求准确及时。
九、桩头清理工作
成桩后,及时设备和人员清运打桩弃土。清土时需注意保护完成的桩体及钢筋笼。弃土应堆放至指定地点以确保施工连续进行。
十、桩基检测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