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大闸蟹的诱人香气便勾起了人们肚里的馋虫。肥美的肉质,黄润的膏香,让人无法抗拒。
在选购螃蟹时,许多人总会担忧是否会买到死去的或质量不佳的螃蟹,尤其是对于冰鲜螃蟹更是心存疑虑。那么,死后的螃蟹究竟存在什么问题?它们还能安全食用吗?
螃蟹死后的食用安全
大家喜欢螃蟹的美味,但为何常说死螃蟹“不妙”呢?主要有三大原因:
1. 变质
大闸蟹等死后更容易。因为死亡后,其消化腺会破裂,自身携带的细菌及环境中的细菌会迅速活跃,导致其变质。蟹肉中的氨基酸易被细菌分解,可能产生硫化氢,产生“臭鸡蛋”气味。蟹黄和蟹膏也易被氧化分解,产生令人不悦的异味。
2. 致病菌污染
水产食品中最常见的是副溶血性弧菌。这种细菌广泛存在于海水、海底沉积物及鱼贝类等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主要食品包括鱼类、软体动物及贝壳类动物。若食用被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海产品,可能会引发急性胃肠炎,出现恶心、呕吐、畏寒和等症状。
3. 组胺产生
水产鱼鲜一般含有组氨酸,若不新鲜或保存不当,组氨酸会在细菌作用下转化为组胺。组胺过高可能引起组胺中毒,表现为面部、胸部及全身皮肤、不适,眼结膜等,并伴有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
是否能吃还是看风险大小。我们应如何判断呢?
若螃蟹闻起来已不新鲜,即使尚有生气也不要食用。如果能确定螃蟹是“死后不久”,且无异味,从安全角度考虑通常是可以食用的。若在市场、餐厅或超市购买的死螃蟹不确定死亡时间,则最好不要购买。
冷冻海鲜的保鲜方式
对于市场上的冷冻海鲜,很多人担心它们不新鲜且可能使用了不安全的保鲜方式,如甲醛。但实际上,低温冷冻本身就能很好地保鲜,没有必要使用甲醛。
海鲜含有的氧化三甲胺可以分解成甲醛,因此海水动物体内含有甲醛是正常现象。只要购买正规品牌的冷冻海鲜,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冷冻、冰鲜海鲜的营养价值
关于冷冻和冰鲜海鲜的营养问题,很多人误以为营养都损失了。其实不然,现在的冷冻技术能快速降低食物温度,最大程度地保留食物的营养和口感。
国际健康机构认为,速冻食品和新鲜食品的营养价值并无太大差异,都可以作为健康膳食的一部分。
健康吃螃蟹的方式
应将螃蟹做熟再吃,避免生食。
野生大闸蟹风险更大,建议尽量不吃或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适量食用蟹黄和蟹膏,尤其是对于有高血压或孕期体重增加过多的女性。
参考文献
[具体参考文献]
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注重食品安全。通过了解和学习相关食品知识,我们可以更安心、健康地享受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