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云变幻的三国时期,天下纷争,诸葛亮在刘备的嘱托之后,一心致力于汉室的复兴大业。一日,他委任马谡镇守街亭,然而马谡因自负而忽视了诸葛亮的战略部署,导致街亭失守。司马懿率领十五万大军气势汹汹地向着诸葛亮镇守的西城进发,局势岌岌可危。
西城兵力单薄,仅有两千五百名老弱残兵,面对司马懿的庞大,显得力不从心。诸葛亮却镇定自若地登上城楼,遥望敌军。他轻轻摇动羽扇,思维敏捷地寻找着对策。周围的将领们惊慌失措,唯有诸葛亮神情自若,微笑着安抚众人:“诸位将士不必惊慌,我已有了应对之策。”
诸葛亮立刻下令打开城门,巧妙地安排士兵扮作百姓洒水扫街。他自己则披上鹤氅,头戴纶巾,携琴而坐,焚香弹奏。当司马懿的大军如潮水般涌来时,看到这一场景,心中不禁生出了疑虑。
司马懿凝神注视城楼上的诸葛亮,见其神态从容,琴声悠扬,心中暗自警惕。他与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商议道:“诸葛亮素来谨慎,如今城门大开,必有埋伏。贸然进城恐中计。”司马师却认为诸葛亮是虚张声势,城中实无兵马。但司马懿仍坚持谨慎的态度。
经过深思熟虑后,司马懿决定不贸然进城。城楼上的诸葛亮琴音渐染激昂,仿佛向敌军发出挑战。司马懿心中不安感更甚,最终决定撤退。十五万大军如潮水般退去,西城之危得以暂时化解。
待司马懿的远去后,诸葛亮才松了一口气。周围的将领们纷纷拜倒,敬畏地称赞他的智慧。诸葛亮虽心有余悸,却也感慨自己的侥幸逃过一劫。
回到营帐中,诸葛亮明白这只是暂时的胜利。他知道司马懿定会再次图谋复仇,于是迅速调兵遣将加强防备。而退兵途中的司马懿也是思绪万千对两个儿子说:“与诸葛亮交锋多次深知其谋略之高深日后务必小心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