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体温,在正常状态下维持在36.5至37.5℃之间。在炎炎夏日,气温飙升,不少人的体温也会有所上升。如果夏季体温比平时高出0.3至0.5℃,但没有其他症状,这通常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回顾生命演化的历程,最初是冷血动物(也称变温动物)的世界。大约1.5亿年前,大自然开始孕育温血动物(恒温动物)。最早的温血动物是鸟类,随后是哺乳动物,最后人类作为最高级的生命形态出现。由于温血动物的体温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它们在生存竞争中具有巨大的优势。当在劳作或强烈阳光下暴晒时,下丘脑会命令身体出汗,以调节体温;而在寒冷的环境下,体温调节机制则通过增加能量消耗或肌肉颤抖来产生热量。
各类温血动物的体温各异。刺猬的平均正常体温为34.5℃,大象为36.5℃,北极熊则是37.5℃。狒狒的体温稍高,达到38℃,而狗和家兔的体温分别为38.5℃和39.5℃。令人惊奇的是,鹪鹩的体温竟高达43℃。
当体温超出正常范围时,即被称为。可能是各种病原体感染的结果。除了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如恶性、血液病、过敏反应、坏死等也会引起。根据程度,可分为低热、中等热、高热和过高热(超过40.5℃)。当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侵入血液时,吞噬细胞会将其吞噬,并出一种蛋白质。这种蛋白质随血液进入脑中,影响下丘脑的功能,使体温升高。这种引起的蛋白质被称为致热蛋白质。
虽然是疾病的一个症状,但它也能帮助身体抵抗疾病。可以抑制淋球菌或病毒的繁殖,使血液中的吞噬细胞更加活跃,加速有益血细胞的产生,并促使形成更多用于间接抑制病毒增殖的干扰素。
与温血动物相比,冷血动物在生病时不会在体内产生反应。它们通过借助外部因素来提高体温。有实验证明,当壁虎被注射致病细菌后,会主动寻找较热的地方以提高体温。类似地,鱼在生病时也会寻找较温暖的水域。这些现象表明,无论是冷血动物还是温血动物(包括人类),体温升高都有助于战胜疾病,只是形式有所不同而已。值得注意的是,从来是不舒服的,持续的高热对身体是有害的甚至危险的。